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谶的意思-谶字五行什么-谶字取名寓意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谶的意思-谶字五行属什么-谶字取名的寓意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谶纬之学是成语吗?
  2. 为什么在西汉末东汉初谶语会大行其道?
  3. 王莽建立的新朝算汉朝的一部分吗?

谶纬之学是成语吗?

谶纬之学,是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。“谶”,即一种神秘的预言***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,又分为符谶、图谶等;“纬”是于“经”而言的,以迷信方术、预言附会儒家经典。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“天人感应论”为依据,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,故流行一时,在东汉被称为内学,尊为秘经。魏晋后日渐衰落

为什么在西汉末东汉初谶语会大行其道?

当时叫做谶纬

谶的意思-谶字五行属什么-谶字取名的寓意,谶字是什么意思?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谶是指谶语,通过***托神仙圣人,预决吉凶,告人政事,即对一些现象的描述以及民谣。在西汉初,刘邦要起事时就有“刘媪梦与神遇……蛟龙於其上。”、“醉卧,武负、王媪见其上常有龙”、“赤帝子”、“斩白蛇”等等,这些都是谶语,用来证明刘邦从小异于常人,是“真龙天子”。

纬是用儒家经典来解释谶语。纬最初是最为经的一个注解,用来解释经书,当时称为“经纬”,经是竖线、纬是横线,二者结合来解释儒家学说。

谶的意思-谶字五行属什么-谶字取名的寓意,谶字是什么意思?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纬的兴起源于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和汉武帝“独尊儒术”,自此,“纬”开始兴盛,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解释***的纬书,董仲舒当时就增加了很多阴阳家的东西,最著名的就是“天人感应”学说。经书已经比较固定化,大致只有今古文的差异,而纬书却可以不断增加,纬书在新编纂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增加编纂者的思想,成为实现他们利益的工具。主要有《易纬》、《书纬》、《诗纬》、《礼纬》、《乐纬》、《孝经纬》和《春秋纬》。

纬作为一种补充要晚于经,而谶纬同样的也晚于谶语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载:

谶的意思-谶字五行属什么-谶字取名的寓意,谶字是什么意思?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可知,图谶与刘向父子有关,也即与今文经学有关,今文经学家们普遍相信纬书,讲微言大义。当时王莽认同今文经学,他为了篡位和刘歆等人炮制了很多谶纬,自己接受汉朝***不仅是天意,符合儒家“天人感应”的说法,有谶语描述相关的现象,同时在儒家经典的纬书中可以找到支持自己改朝换代的理论,儒学在神化王莽的同时,王莽也神化了儒学,这个双向的互动加强了谶纬的深入发展

不止是西汉末年谶语多,历朝历代谶语都很多。尤其是改朝换代的时候。原因很好理解,起事总要有个由头,谶语顺应天意而生,替天行道是个很好的理由。

谶语最多的时代应该是两晋南北朝时期,像牛继马后,五马渡江,一马化龙;昌明之后,尚有二帝。桩桩和司马氏命运息息相关。东汉以降,佛教传入中原,佛经中的神迹故事得到广泛传播,神鬼故事和神秘莫测的谶语大行其道。在中国文化中蔚为大观。

谶语,本来是占卜的术语;是用来告知吉凶预兆。在古代,由于人们文化知识匮乏,对于自身苦难,常常寻求神灵护佑。当然,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用迷信来看待,因为有很多祭司是掌握大量知识的,他们会对要占卜事情进行研判和分析,有时候也能蒙对,那些不明就里的人就感觉占卜很灵验!所以,古代算卦占卜很流行,很得人心!回到主题,为什么东汉初年谶语大行其道?谶语那个朝代都大行其道。因为人们看到谶语的威力,要造反,先造势,把人心鼓动起来,才能顺势而为,大干一番!

实际上不光是西汉东汉谶纬大行其道,在中国的各个封建朝代,谶纬都是屡禁不止的。举些例子:

秦朝:始皇帝死而天下分

公元前211年,始皇三十六年。此时的秦始皇已经49岁了。这时发生了一件事,天上下了一块陨石。《史记》说:“有坠星下东郡,至地为石。”但有人却要拿陨石说事儿。《史记》里说:“有一黔首,或刻其石,曰:始皇死而地分。”

黔首就是老百姓的意思,也就是说有老百姓出于各种未知的心态,在天降陨石上刻了一行字:“秦始皇死了以后,天下又重新分裂”,这啥意思呢,就是预言秦始皇一死,秦朝也跟着完蛋了呗。

《史记》上继续记载:“始皇闻之,遣御史逐问,莫服,尽取石旁居人诛之,因燔销其石。”秦始皇听了以后气的够呛,派人追查也查不到是谁干的,一怒之下把陨石旁边住着的人都杀了,这还不解恨,又把石头砸碎了烧成了灰。

当然,***烧石都是掩耳盗铃之举,秦始皇死后,秦帝国确实二世而亡了。后世的野心家、造反者、起义军都爱拿这种说不明道不清的谶纬来给自己壮胆鼓气,削弱对手的统治基础,所以谶纬这种***标语,对封建王朝还是很有杀伤力的。

大楚兴、陈胜王

陈胜吴广起义咱们都知道,一句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,不知道激励了多少后世的造反者。但你不知道的是为了反抗秦朝的统治,为了让跟着一起玩杀头造反的兄弟们更有底气,陈胜吴广还干了几件充满喜感的事情。

上面的这段故事,后来变成了典故叫做“狐鸣鱼书”。啥意思就是故意让人在鱼肚子里面塞上帛书,写上“陈胜王”仨字,又让吴广(哥们你很有天赋)蹲在篝火边上装狐狸叫,一边喊“大楚兴,陈胜王”,这样一搞,大伙儿就信了,觉得咱们跟着的老大果然不是凡人,上天注定他要当王啊。

题主你的观察力很敏锐,西汉末东汉初谶纬确实大行其道,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流行,而这是和当时流行的今文经学的思潮有关系。

汉武帝即位后,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,实行了董仲舒所倡之“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”的政策。因此儒家经典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获得了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,成为崇高的法定经典,也成为士子必读的经典,被称为“五经”。汉代儒生们以传习、解释五经为主业,自此经学宣告诞生。

汉代经学分为“今文经学”与“古文经学”两类。今文经学的特点是阐发儒家经典背后的“微言大义”,关注现实政治,讲阴阳五行、灾异谴告之论。比如董仲舒的“天人感应”理论,说皇帝是天的儿子,皇帝的一举一动上天都在看着。如果皇帝干得好,上天会降下祥瑞,如果皇帝尽干坏事,上天会进行警告。上天的警告包括灾异,比如地震、洪水、火灾等,也包括各种谶语。

由于董仲舒对于今文经学中灾异、符瑞、天人感应的阐发,今文经学发展到西汉后期,出现了谶纬泛滥的趋势。

谶纬的“纬”,即是当时发明的一个名词汉语里有“经纬”一次,指的是布上纵横交错的线。因此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一类书籍,是以神学和神秘主义来附会和解释儒家经书的书籍。儒家“五经”都出现了相对应的纬书,即:诗纬、尚书纬、礼纬、易纬和春秋纬,还有孝经纬、论语纬等等。

纬书中一般记载很多预言、占验,因此同谶书不分家,被统称为“谶纬”。正是在今文经学的影响下,西汉到东汉的这段时间里谶纬异常流行,也成为各种野心家的工具。

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“士常斋”,阅读更多有趣文章。

王莽建立的新朝算汉朝的一部分吗?

从“王莽篡汉”这个历史定位来说,王莽所建立的新王朝并不属于汉朝,但是在历史的皇权血统的连贯性中,王莽的新朝的传承者东汉,仍然是西汉的皇族刘氏血统,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王莽的新朝仍然划分在“宏观历史”的汉朝之中。

类似的情况在唐朝、宋朝也有相似的历史。唐朝武则天在皇族李氏血统中,夹杂了一个“大周”,而南宋与北宋,也经历了一个“靖康之变”,即宋钦宗的弟弟,即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北宋灭亡的同年于应天府做了皇帝。

所以,应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宏观的历史划分。

一、皇族血统是否连续

王莽的出现,简直堪称汉朝历史的一个“穿越者”,在西汉与东汉之间,夹杂一段戏剧性的几十年,虽然王莽篡汉对汉朝皇统血亲进行了大规模的“清洗”,但是王莽当时的地位也是朝中重臣,权倾朝野,即便篡汉自立,其下一任的承接着仍然是刘姓宗亲,本质上还是汉朝皇族血统没有改变,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,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汉朝刘氏血统的根基。

二、朝代文化是否连续

在王莽篡汉之前与之后的西汉东汉,其汉文化是连续的,帝国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和社会形态,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。即便是在王莽篡汉的几十年对社会文化各个方面进行的较大的改革,但是也仅仅是“昙花一现”,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汉朝文化的联系性根基,所以。王莽执政的几十年,从宏观历史中,仍然归为汉朝时代。

王莽的新朝是独立的王朝,是将汉朝一截两断的朝代。据传,汉高祖斩白蛇时,白蛇说:你斩我头,我灭你头,你斩我尾,我灭你尾。汉高祖一怒之下,将白蛇拦腰斩断。王莽就是那白蛇转世,将大汉王朝一截两段。成就了历史上东、西两汉的两段历史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谶的意思-谶字五行属什么-谶字取名的寓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谶的意思-谶字五行属什么-谶字取名的寓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